你的心拥有一道墙,但我发现了一扇窗,偶尔带点暖暖,偶尔透出微光。我的爱会像花藤慢慢爬上窗,慢慢绽放。你会发现曾经的悲伤也会慢慢的融化!下面整理了一些信阳市春季高考院校招生人数(考试须知)的相关信息 !更多详细了解请咨询拨打下方招生老师电话。

高职单独招生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被录取的考生,在校读书期间虽不能转学、转专业,但资助、奖评及毕业后待遇等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的考生完全相同。
考生选择单招报考高职,不失为一条“以退为进”的求学策略。目前,全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专升本”的途径,每年均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通过全市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同时,从本科到专业硕士、博士渠道畅通,为高职学生求学深造大开方便之门。

信阳市春季高考院校招生人数(考试须知)
单招学校介绍--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81年,地处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美誉之称的河南省周口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传承着人类6000多年的文明。学校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沙颍河畔,现占地12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60多万册。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是理想的修身治学之地。学校开设有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学前教育、土木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工程、护理、临床医学、助产等38个社会急需的本、专科专业。
单招学校介绍--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创始于1989年,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艺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学校秉承“厚德崇信 博学尚技”的校训,以打造花园式校园为目标,以培养二十一世纪多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宗旨,全力培养和输送目前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建校以来,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软硬件设施、后勤服务、校园环境、学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靠职教园区,南倚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北邻郑州中原西路景观大道,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簇拥,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学府。

信阳市春季高考院校招生人数(考试须知)
单招学校介绍--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原名郑州布瑞达理工学院,2011年4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战略部署,学院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扩大了对现代化城市建设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名为郑州城市职业学院。2012年9月经教育部及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企业强强联合,践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资源共享,定向培养”的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集团投资办学的成功之路。学院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十佳院校”、“全省民办教育十大名校”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建设单位”,受到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厉无畏的肯定与赞扬。
单招学校介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市文化圈中心地带。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毗邻,东连焦作,南靠洛阳,西接山西运城,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长济、大运、晋济、二广等高速公路在济源结网,焦枝铁路、侯月铁路在济源交汇,郑焦济城际轻轨正在建设,济源已经成为河南辐射周边的重要战略支点。济源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处于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内。济源工业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近年来,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市、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单招学校介绍--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鹤壁市职教园区投资建设的一所民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毗邻鹤壁东站(高铁站)、鹤壁市综合功能服务区、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学院占地面积362亩,规划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一期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5人,中级职称87人。拥有适用纸质图书18.36万册,配备实习、实训场所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个。2018年,学院首批拟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会计和电子商务6个专业。未来将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增加、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